高端响应式模板免费下载

响应式网页设计、开放源代码、永久使用、不限域名、不限使用次数

什么是响应式网页设计?

服务区建设程序(必备)2篇

2024年服务区建设程序 篇1

暑假里自驾出游,长时间赶路,你是否关心过高速公路服务区里的酒店住宿?为什么很多高速服务区都没有酒店住宿服务过往车辆?因为如果要在高速公路服务区里设置酒店住宿,需要满足以下条件才行。

1、高速服务区是否设置酒店住宿,主要还是以高速公路的路况来定。对于需要长距离行车,中途人烟稀少,而且会出现极端天气的高速,设置酒店住宿功能很有必要。

2、对于高速跨境距离不远,与城市相接较近的服务区,设置酒店住宿只能是亏本生意。谁都愿意选择进城住宿、吃喝,毕竟高速服务区条件还是有限的。

以四川雅西高速来说。翻泥巴山,以前没高速时,都是在山脚下住宿一天,然后白天翻越。而现在泥巴山十公里高速隧道通车以后,只要十几分钟就可以穿越。虽然冬天偶有极端天气封路,因为县城较近,也是选择在邻近县城住下,第二天再走。

再说西汉高速的秦岭服务区。位于京昆高速公路国高网G5陕西境西汉段K1165+000处。地处秦岭山脉,海拔1600多米,是西汉高速西安至汉中方向的第一个服务区。这里北距西安87公里,南距宁陕县城70公里。两头不邻城市,一到冬天还积雪,加上坡大弯急,所以许多车辆不是选择白天过境,就是安排在这里住宿。而且这里地处秦岭地区,山青水秀,风景也不错。

3、而就自驾游来说,要住宿肯定首选一个有吃、有玩和有住的地方扎营。高速上的住宿条件难以满足这些条件。

4、高速服务区设酒店住宿功能首先看人流量。就现在来说,全国大部分高速公路,到了夜间车辆都很少,毕竟白天出行,城里住宿,是大多数人的首选。

5、大客车晚上不能跑夜路的。出于行程安排,一般不会安排夜宿高速公路服务区。

6、在跨省境的长路途高速路服务区里,才有开辟酒店住宿功能的可能,否则,经营是大问题。如秦岭服务区,正好处于四川跨陕西的秦岭山顶,两边车辆路过该服务区,将会经历一个几十公里的长陡急弯下坡地型,所以停车休息需求较大。而且这条路也是物资进川的主要大动脉,长年大货车来去如长龙。另外,随着成都到西安动车开了后,自驾游车辆还是少了许多。

7、大货车司机一般的工作习惯都是睡车上。因为现实情况所限,为节省费用,大部分货车司机都会选择夜宿车上,这样既可以照看货物,还可以照看油箱。毕竟出门在外,小心为上,有些地方还是有偷大货车油的情况。

8、现在高铁太发达了,一般出行距离长了就“高铁+目的地租车”,这样既不用长途开车,还可以自驾游,更合理。

9、把服务区与景区相结合进行打造。一般服务区选址都在城郊,可以考虑在规划服务区的时候,把旅游服务功能加进去。如成乐高速的天福服务区,就打造茶主题旅游项目。让过往客商在过境休息之时,体验当地的民风民俗,既有功能,也是旅游,更是项目,几者兼得。

2024年服务区建设程序 篇2

PPP是国际上高速公路普遍采用的模式,而BOT才是我国高速公路主要推动者。

PPP、BOT、TOT是国际上普遍采用的三种高速公路投资运营模式,政府希望通过社会资本的参与引入其他资金来源,减少财政的债务压力,从而控制资本支出预算。此外,政府也希望充分利用社会资金和技术,通过激励机制,以提高交通基础设施供给效率。在世界公路建设实践中,相比完全由政府提供模式,通过PPP或BOT模式,交通基础设施供给效率明显提高。

短短30年,我国高速公路建设规模就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通车里程最多的国家,这主要归功于通过BOT模式,充分调动社会资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国已建成的12万公里高速公路中,地方交通集团(平台)占60%至70%,上市公司占10%至15%,建设施工企业占10%至15%,民营及外资接近10%。整体而言,除了政府直接投资建设外,剩余40%左右的高速公路基本上是通过BOT方式建立起来的。

BOT原则上属于PPP,但在具体管理上差别较大。

无论是财政部文件、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政策文件,以及学术界的观点,BOT与PPP是统一的,普遍认为BOT是PPP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强调的是社会资本提供本应由政府提供的产品 。具体到高速公路行业,由于属于准公共产品,按照特许经营政策,采用BOT及使用者付费的模式,由社会资本提供基础设施并通过使用者付费的原则获取合理回报。在此过程中,尽管政府没有财政资金投入,但在建设用地上普遍采用划拨用地,用远低于市场价格的方式提供建设用地,因此,在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实质上也有政府的投入,与PPP 模式强调政府和企业共同投入、风险共担的原则相一致,只是在具体项目风险分担过程中,投资风险主要由企业承担,工程烂尾或维护不及时影响到政府的声誉,政府也承担了一定的运作风险。在原有的高速公路BOT项目过程中,主要由交通部门来主导,发展改革部门主要负责项目立项审批,财政部门主要负责列入财政预算并进行资金拨付。这种模式运转过程中也曾经出现过问题,如腐败及工程烂尾等问题,但随着招投标制度的推进及市场准入资格体系的建立,这套体系已经成熟,市场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方式。而目前推进的PPP模式,业务的推进主体由行业主管部门转向财政部门,财政部门对所有项目要进行财政可承受能力论证,并且PPP项目不能超过财政收入的10%。这种管理模式的转变,有利于遏制行业管理部门超前建设的冲动,长远来看,有利于交通基础设施平稳有序的发展。但在当前宏观经济低迷的情况下,交通基础设施也肩负着拉动国民经济的重任,而且在我国西部地区,高速公路建设也肩负着改善地区生存环境、提供普适服务的重任 ,但这些项目在当地进行财政可承受能力评估是很难通过审核的。因此,在PPP模式下,高速公路建设的步伐势必会降低。

我国高速公路发展至今有30年的历史,已经形成完备的市场化投资建设政策,这些程序经过几十年的运作基本成熟。作为在中国公私合作最成功的高速公路行业,按照财税体制改革的精神,推动PPP模式,关键是要立足于高速公路建设实践,巩固已有的成功经验,简政放权,创新管理模式。因此,高速公路公私合营项目,应按照已有的公路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程序,结合国家财政管理体系改革的要求,结合PPP的政策法规,逐步优化管理措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