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响应式模板免费下载

响应式网页设计、开放源代码、永久使用、不限域名、不限使用次数

什么是响应式网页设计?

安徽合肥建设网(共)2篇

2024年安徽合肥建设网 篇1

我们先来看下,作为我国两大综合性科学中心城市之一,合肥和上海,承担着更多的科技研发重任。合肥能够当选,与其科技发展之路深深相关,尤其是合肥一直是全国科教城市。依托一大批高校和高科技人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七大科学平台:即:量子信息国家实验室、超导核聚变中心、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合肥中心、联合微电子中心、离子医学中心、分布式智慧能源创新平台、大基因中心。

下面给大家简单介绍下这几个平台:

以量子信息为核心的信息产业,主要从事量子力学基本问题研究、量子信息前沿基础研究、量子信息应用技术研究和核心器件研发。推动量子信息科技革命的前沿科学问题和核心关键技术,打造国际一流的量子技术研发与转化基地。

建设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中心,将以天基信息网为基础,搭建未来互联网试验示范网,并与移动通信网实现互联互通,建成“三网合一”的信息网络。

建设联合微电子中心,依托中电科38所、中科大、合工大、安大等,打造集成电路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创新孵化平台、高端人才培养和国际合作基地,推进图像传感器芯片、数字信号处理芯片、液晶显示屏驱动芯片等研发和量产。

在能源领域,超导核聚变中心已经形成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项目建议书初稿;分布式智慧能源创新平台已经完成建设方案初稿,6月底前开工建设。

在健康领域,国际一流的离子医学中心已经开工建设,其中质子治疗系统将在今年2月底前进行主体施工工程;

大基因中心研究院已完成土建工程。在环境领域,侧重大气环境立体探测实验装置的预研。

目前,七大平台中,国际一流的离子医学中心已经开工建设,合肥离子医学中心有限公司、合肥中科离子医学技术装备有限公司已经成立。这样一个医学中心,主要聚焦离子医学和基因科技,重点建设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离子医学中心与大基因中心,实现以临床精准用药技术、新型健康服务为特色的精准诊治,形成新型的健康产业。

这七大平台的建立和后期的发展。将为合肥的科技增加更多的活力和新鲜血液。吸引更多的高科技人才来合肥发展。未来,合肥的科技将会引起全球的关注。合肥的科技之路也将一步一步走向科技最前沿!

2024年安徽合肥建设网 篇2

中部经济要发展,以安徽为代表城市必须树立一个自己的发展引擎,而现在的中部正好缺少一个像上海这样的发展引擎凝聚城市,这就使得中部诸省的经济如一盘散沙,聚不到一起,最后只好各奔东西,投靠他人。提到湖北大家就能想到武汉,提到四川就能想到成都,提到陕西就想到西安。这些都是拥有省级知名度的省会城市。省会需要打出自己的知名度,以此来带动全省的经济发展。打开中国经济地图,不难发现,经济发展好的东部,流行双核或者多核,经济发展较弱的中西部流行一城独大。 如浙江有杭州、宁波,福建有福州、厦门。不独合肥在安徽“一城独大”,湖北能拿出手的只有武汉,河南能拿出手的也只有郑州,江西能拿出手的也只有南昌。许多欠发达的中西部的省会城市大多是省内单极核心城市,各种公共资源包括交通、医疗、教育等资源都集中在省会城市。 由此可见,“一城独大”往往是暂欠发达、区域市场力量不足的一个表征。一个省拥有一个强省会,不简单意味着拥有一个经济数据上的大城市,更重要的是拥有一个强有力的资源配置中心、一个强有力的话语权--这个东西可以帮助各省在全国激烈的区域竞赛中,赢得更多的资源、政策与人才。比如即将在合肥举行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制造业大会,将向国内外推荐安徽2000多个项目,让全世界了解安徽,深入合作交流。合肥的崛起无疑给安徽发展带来机遇和更多政策,区域竞争中的话语权。而所谓强省是指人口或经济超级大省,有源源不断的人群可供省城吸附,有广阔的经济腹地与省城经济共振,一省的资源会日益向省城聚集,这里有户籍、社保、教育的因素(省内的户籍迁移和社保福利享用会更方便),也有省域的情感认同因素(大多数人都认同自己是哪个省的人)。而安徽则需要一个具有核心领导力的龙头城市,省会合肥便承担众任。尽管近年来合肥的经济和政治实力不断提升,已经成为了增长最迅猛的省会城市之一,但安徽内部仍然有不少质疑的声音,大家似乎都在吐槽被“霸都”支配“恐惧”。然而这并不能改变经济发展的趋势,其实安徽的省会不论放在哪对周边的“虹吸”都是肯定的,合肥为皖正中,合肥做大将更有利于布局安徽整体,能够更好的将皖北与皖南相互融合,一旦做大做强,安徽才能在外界竞争中更具有话语权。比如以合肥为中心的米字型高铁网则相对可以照顾整体安徽2017年安徽铁路建设稳步推进,圆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在全省范围内,以合肥为中心、以高速铁路为骨架、以普通铁路为基础的现代铁路网布局基本形成。 在安徽范围内,去年庐铜铁路全面建成,淮北高铁联络线投入运营,淮北市迈入“高铁时代”,全年新增铁路142公里,全省铁路运营里程达到4365公里,其中快速客运铁路1430公里。全年铁路建设完成投资354.76亿元,同比增长8.7%,超铁路总公司下达安徽年度计划14个百分点。近年来合肥推出一系列区域共建措施,并取得初步成效。如阜阳合肥现代产业园区历经多年发展,现已初具规模,基础设施日臻完善,社会服务功能不断增强,产业聚集效果也逐步显现,得到了阜阳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和支持。张庆军说,共建产业园区,推动生产要素跨区域转移,特别是将招商引资信息、城市建设管理经验实现资源共享,真正起到了互利互促作用。 不仅仅是皖北地区,近年来,合肥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与合肥经济圈城市不断加强交流合作,成效显著。“在合肥经济圈,重点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互联互通、共建共享,构建辐射合肥周边的骨干交通路网,带动圈内城市共同发展。不管怎样,优先发展合肥,有着很大的合理性。 合肥并不容易。 一直以来,周边省会城市在一定程度上都对合肥造成“挤压”。从东西向看,南京、武汉是距离安徽较近的两个特大型中心城市,其中南京都市圈将马鞍山、芜湖、滁州纳为成员市;从南北向看,郑州虽距离安徽较远,但将阜阳、亳州等市纳入中原经济区;杭州则对皖南地区的宣城、黄山等市有较强辐射作用。 在这种情况下,合肥还能有所发展,真的不容易。 一个欠发达省份,确实需要一个龙头,从这个角度而言,合肥之大,是安徽之福。大城市与小城市的最大区别是什么?不是量的区别,而是质的区别,当一个城市的体量达到一定程度后,其资源配置能力、人才聚集能力、话语权就会呈指数级增长。有着“开明开放 求是创新”基因的合肥,敢破难题,推动改革开放、激发活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向纵深推进,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的安徽正在加快崛起。

猜你喜欢